紐約生活儀式感|Work-Life Balance 與 COVID-19 feat. 老闆週末寄信該馬上回嗎?

因爲這波疫情,lockdown、work-from-home、home-schooling⋯⋯等關鍵字,是每次我跟同事、朋友聊天時,最常被提到的話題。

這些話題中最讓大家感受深刻的,大概就是 work-life balance 的拿捏與掌握了吧。

這篇文章想要跟你分享,自三月中紐約 lockdown後,我的 work-from-home/work-life balance 心得,以及番外篇— 老闆週末寄信給我,該不該馬上回?

Read More
疫情時代新正常|Zoom Fatigue 是真的 x 為什麼視訊會議/上課總是特別累?

Zoom,毫無疑問地,絕對是我們最常使用的工具之一。這幾個月以來,人們逐漸意識到 Zoom(與其他的視訊軟體)所帶來的另一個,之前所不受重視的問題— Zoom fatigue。

Zoom fatigue 是什麼呢?Zoom fatigue 為什麼會發生呢?

相信在這個疫情新世界,以及明年疫苗問世後的後疫情時代中,你會常常聽到這個新的關鍵詞。更重要的是,我們又該如何減緩這個現象發生在我們身上呢?

Read More
人生相談室|你比你想像中的你更美好 x Impostor Syndrome x 7 個心理難題解決方案

Impostor syndrome 這個詞你常跟美國人聊天的話其實還蠻常聽到的,幾乎已經算是一個不需要特別解釋的醫學名詞。

若你曾有過自我懷疑、覺得自己沒有表面上看起來那麼好,那我想跟你說,你並不孤單。

今天這篇文章想要跟你介紹什麼是 Impostor syndrome?並且跟你分享 7 個方法,或許除了可以幫助你克服 Impostor syndrome 以外,其中某些方法或許也可以有助於提升你的自信心!

Read More
不迷路的細胞|3種腦細胞決定你的方向感 x 2014 諾貝爾生理醫學獎

迷路的經驗大家都有,但為什麼有些人特別容易迷路呢?所謂的方向感,在我們的大腦內是如何產生的呢?

今天這篇文章要跟你分享我們大腦內三種特別的細胞,他們決定了我們的方向感,讓我們不容易迷路。

看完以後你會知道,這三種腦細胞是誰?他們在哪裡?他們又分別擔任什麼工作呢?更重要的是,為什麼你該認識他們?他們重要在哪?為什麼重要到可以獲得 2014 年諾貝爾生物醫學獎呢?

Read More
青春熱血因子|不運動卻又在運動 x 欺騙你的大腦你正在運動?

運動可以減緩老化、可以使大腦思考清晰,但可能的原因是什麼呢?

來自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研究團隊發現了一個血液內的蛋白質,在改善老年小鼠的大腦記憶與認知能力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想像一種未來的可能:不常運動的人,透過注射某種蛋白質,也能夠達到改善記憶力、增強記憶力、如同長期運動般的大腦。

看完以後你會知道,為什麼這篇文獻值得你注意?以及為什麼這個研究成果可能對於運動與大腦的關係開啟了嶄新的方向?

Read More
Apple 信用卡開箱|不是你的第一張信用卡 x 不推薦的心得文

Apple 信用卡剛推出時在美國信用卡圈引起了不小的話題,但大家評價都是貶大於褒,為什麼呢?

為什麼我不推薦這張信用卡呢?為什麼這張卡不該是你的第一張信用卡呢?具體 Apple 信用卡的申請流程是怎樣呢?這張 Apple 信用卡到底外觀和材質有何特別之處呢?

Read More
思考重訓室|生物學家如何剖析問題 x 人類體溫正逐年下降?

人體的正常體溫是 37 度,你有想過這件事可能會改變嗎?今年一份報告指出人類的正常體溫正在逐年下降中,為什麼呢?你相信嗎?

有另外一個研究團隊不認同這個發現,然後雙方針對這個問題一來一往熱烈討論。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讓我跟你分享平常在 lab meeting、journal club 時,科學家們是如何討論 data 的。

不妨你可以跟著這篇文章一起走一遍雙方思辨的流程 : )

Read More
紐約客是你?紐約老鼠如何征服城市 x 基因演化差異

松鼠、鴿子、老鼠,大概可以說是你在紐約最常看到的三種小動物。

其中又以老鼠,應該是大家最常看到的,地鐵站、鐵軌上、車廂內、餐廳外、深夜的街道上,都可以看見他們的蹤跡。

紐約老鼠的飲食習慣與行為模式,很明顯與一般老鼠不一樣。於是科學家們好奇,紐約老鼠體內的,是否有某些基因表現特別亮眼,讓他們可以征服這座城市,成為真正的紐約客呢?而其中又是哪種天擇演化機制可能扮演重要的角色呢?

Read More
睡前那些小事|增加學習效率 x 6個今天可以開始的睡前習慣

到底應該怎麼睡才能夠增加學習的效率呢?睡多久?幾點睡?睡前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什麼?有沒有什麼證據支持,睡眠與學習間的關係呢?

看完這篇文章你會知道,睡眠習慣與學習效果的關係,並且最後會跟你分享 6 個今天就可以開始、維持健康生理時鐘的好習慣!

Read More
美國生醫博士班|申請經驗分享 x 為何美國名校近年紛紛摒棄 GRE?

這篇文章想要跟你分享未來申請美國名校研究所的趨勢,為什麼美國生醫名校開始不採計 GRE 成績?為什麼 GRE 是一個不公平的考試?看到最後你會知道,為什麼近年來美國名校會出現這樣的趨勢?

更重要的是,若你未來要準備美國研究所的入學申請,有什麼資訊是你該知道的,有什麼是你可以先準備,並且該如何面對的樣的趨勢?

Read More
勉強用音樂|如何挑選你的唸書用音樂?遊戲音樂為何適合專心工作?

音樂可以幫助人們專心學習,但是背後可能的原因/機制是什麼?你聽過像是多巴胺或 alpha 波或許在音樂幫助學習上有幫助。但我們的大腦內是不是還有其他的因素,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呢?

這篇文章會跟你介紹可能的機制,並分享如何利用這樣的機制去挑選出最適合你、最客製化的讀書用/工作用/專心用音樂?

Read More
iPad 常用 App 推薦|學生、學術研究、筆記用 App 心得分享

延續上一篇 iPad Pro 一個月後的使用心得,今天要跟大家分享我常用的 App for iPad!

以及另外一個之前很多人私訊我的問題—— iPad Pro 的螢幕尺寸與容量大小推薦?

這篇主要會是著重在學術方面,尤其是以一個理科三類學生的角度出發,分享一些我目前在工作上常用到的幾個 iPad App,還有我的一些小小的心得。之後如果有發現其他不錯的 App,也會陸續更新然後跟你們分享!

Read More
夏日紐約對策|維持社交距離 x 4種場合 x 紐約人生活方式

剛好最近有外出走走的機會(我現在都很珍惜每一次出門的時光)所以就想說,帶大家看看我生活中最常去的幾個地方,在這一波疫情底下,紐約人們是如何維持 social distancing 的同時,進行一般的生活方式?

Read More
蜜蜂也要保持社交距離?!病毒與宿主的軍備競賽!

有一種病毒名叫 IAPV (Israeli acute paralysis virus),受到這個 IAPV 病毒感染後,受感染的蜜蜂會像是被病毒控制了一樣,成為了特洛伊木馬,騙過蜂巢外面的守衛,成功進入到其他蜜蜂的蜂巢裡面。

也就是說,這個 IAPV 病毒,透過控制受感染的蜜蜂,進入到其他蜜蜂的蜂巢中,然後病毒就可以在擁擠的蜂巢裡面,感染更多其他的蜜蜂,加速本身病毒的傳播。

Read More
2020 iPad Pro 一個多月使用心得分享,學生/ 學術研究人員購買建議

在這篇文章主要想跟你分享的是,從學生/ 研究生/ 研究人員的角度出發,重度使用 iPad Pro 一個多月以後,在學術生產力方面,iPad Pro 的一些優點與缺點;以及我在使用一個多月 iPad Pro 以後的購買心得建議;還有那些除了學術以外, iPad Pro 也很適合的生產力流程!

希望可以對還在觀望要不要購入 2020 iPad Pro 的你、或是在尋覓增加學術生產力的你,有一點幫助!

Read More
2020 全日空最新頭等艙 紐約-東京 來回心得 ANA First Class JFK - NRT|紐約 JFK 英國航空貴賓室

由於這一次很早就決定不論如何都要排除萬難回去臺灣投票,也因此總算是訂到了名聞遐邇、聽說搭過就回不去了的,全日空 ANA 紐約東京 來回 頭等艙。很幸運的是,全日空 ANA 這次全面更新 777-300ER 頭等艙與商務艙,並且投入在 JFK - NRT 航線中。

所以我想要跟你們分享的是,這一次我搭乘全日空 ANA 全新頭等艙的經驗。希望可以對未來要搭乘這航班的你們有點幫助!

Read More
疫苗是如何保護我們的?疫苗的種類有哪些?武漢肺炎疫苗的研發策略是?(下)

科學家們想到,可以利用弱化版的病毒,或是只要拿這個病毒的某一部分構造(不會對人體具有致病性)來注射到人體裡面。這樣一來,我們的免疫系統就可以,既認識到這個病毒,也不會讓這個病毒對我們人體產生嚴重的傷害。疫苗的種類,可以因此大致分為四個大類,每一個又大致再分成兩個種類,所以總共是 8 種不同的疫苗種類。

Read More
疫苗是如何保護我們的?人體的免疫系統是如何抵禦外來的病毒入侵?(上)

大家都知道,我們的免疫系統有所謂的記憶的效應。也就是說,當我們人體受到同樣或類似的病毒入侵時,第二次的反應,會比第一次的反應,來得更快、且更強。

也就是說,若先讓我們的免疫系統先知道這個病毒是長得什麼樣子,等到下一次這個病毒真正大軍壓境時,我們的免疫系統就可以迅速且大量地,產生抗體來對抗這個病毒。

Read More